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凉风云> 第二十八章、荀爽忠言劝归隐,皇甫规自附党人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荀爽忠言劝归隐,皇甫规自附党人 上(2 / 2)

“哈哈,停车,来人”,李远大笑,一声令喝,早有护卫牵着一匹高头骏马至车前,李远跨下马来,不住笑道:“孩儿早已为父亲备好马匹,父亲可有兴致与我赛上一场?”

“老夫当年之勇尚在,何需你来搀扶”,李膺一把甩开欲搀扶自己下车的李远,一跃而下,又挽起衣袖,跳上马背,对李远自信道:“今日让你瞧瞧,老夫骑术是否不减当年。”

“驾”,李膺父子二人轻喝一声,纵马飞奔而去。

“四弟真是胡闹,二弟、三弟你二人护好家小,为兄去去便来”,长子李壤远远瞧见李膺策马狂奔,担心不已,回首吩咐一声,驱马追赶而去。

李瓒与李瑾相视一眼,苦笑道:“父亲年岁已高,四弟怎能让父亲策马飞驰,唉!”

不一会,李壤将李膺父子二人追回,换来李膺一顿怒斥,李壤讪讪不语,退到一旁。训斥过后,李膺对四子询问道:“今日你兄弟四人都在,为父有一事要说,慈明(荀爽)忧心老夫名望过重,写信劝我隐居不仕,自保避祸,你等以为如何?”

李壤、李瓒、李瑾不假思索,齐齐恭声道:“孩儿等,一切谨遵父亲之命。”

“噢”,李膺苦笑一声,好似早已知晓三人会如此作答,转首看向正左顾右瞟的李远,眼神中不乏询问之意。

李远一时语塞,吱吱唔唔道:“避祸就避祸,寻一山林,筑几间茅屋,安心住下便是。”

“罢了,既然你等无异议,那便去颍川阳城县内马岭山(阳城山)隐居暂避”,李膺不容置疑道。

随着李膺一声令下,李府老小一路走走停停,十数日后,有惊无险到达马岭山。众人来到山脚下,只见马岭山虽山势较低,却也连绵起伏,达百余里,山间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前河流蜿蜒,碧波荡漾,抬头可见蓝天辽阔,碧云飘渺,宛如一幅闲适雅趣的淡墨山水画。

郭氏与宋氏相扶来到上前,见到眼前美景,不觉间心旷神怡,宋氏指着眼前山岭向郭氏问道:“姐姐,此山便是马岭山?”

“不错,不过此山又名阳城山,昔日于家中读过《左传》,书中有言‘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阳城亦是此山名,乃太室山东麓,自北向南绵延”,郭氏搀着身怀六甲的宋氏,往河边寻李远而去,边走边说道:“我曾听人言‘阳城山下洧水出’,莫非此河便是洧水。”

“姐姐才学远胜于我,小妹拜服”,宋氏不禁赞叹道。

郭氏笑道:“妹妹已有身孕,闲暇之时,宜多出屋走动,一路车马颠簸,可有不适之处?”

“姐姐放心,一切安好”,宋氏想起自己娘家远在敦煌,与郭氏皆出身边疆偏远之地,一向为李家其他几位嫂嫂轻慢,近日有孕在身,幸得郭氏百般照料,心中自是感激万分,握着郭氏双手,眼中有些湿润道。

“你我姐妹,同病相怜,自该相互扶持,不必如此,此乃姐姐分内之事”,郭氏见宋氏并无大碍,心中这才放心。

李府众人于马岭山下,赏看美景之时,却无人注意到一旁树林中,李府两名随从正歪躺于地,被人缚手捆脚,堵口蒙眼,满脸恐惧的望着身旁高壮大汉。

“尔等究竟是何人?为何一路鬼鬼祟祟?”高壮大汉拔出佩剑,逼问道。

二人扭头不语,大汉摇头冷笑,一剑挥出,其中一随从身首分离,鲜血喷如泉涌,同伴吓得手脚哆嗦,点头唔唔几声,怎奈口堵布团,发不出声。大汉蹲下身来,一把掐住随从喉咙,将其口中布团取出,静静听着随从说来。

片刻之后,林中只留下两座土包,大汉于土包前叹道:“你二人身为李家奴仆,却背主不忠,暗通宦官,死有余辜,怪不得某家。”

这大汉正是李进,自李膺离开洛阳,便一路悄悄跟随,暗中发现这两名随从早已被宦官收买,为其通风报信,这才出手除去。李进躲在林中,远远望着李府一家其乐融融,不由生起几丝羡慕,但想起昔日种种不快,以及尚在河南的徒儿黄东,只得黯然离去。

chapte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