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日月> 第三四零章 驰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四零章 驰援(1 / 2)

崇祯十二年二月二十日,沿着天津城池北方三里地的旷野上,己经立起了汉家军那严整的营寨,此时营地内进进出出的,皆是奔腾的哨骑,偶尔间或还有各地官绅前来拜访的东张西望的身影。

其中在朝廷赦免了杨国柱、虎大威的罪名后,尤其是宣大残军也就不再遮掩,大摇大摆的现身,跟随友军在附近就地扎营。

于望率领官军前来救援的消息飞速在天津一带传开,如平地一声惊雷,周遭震动!

天津的朝廷官军人数虽多,但是军心涣散。上下官兵听闻“勇冠三军”的于望到来,彷徨中无不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仿佛有了什么依靠似的。

不说附近的什么地方兵备,守备等低级武将,全都飞速赶来,带来咬牙砸出去的的财帛,作为为大军搞劳之意。

天津城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第一时间赶到,当时他那车马仪仗来临的声势惊人,除了系列浩浩荡荡的旗牌仪仗开路外,这位明末官场新贵的车马旁还伴随了众多的亲卫随从,另有一大堆的文官武将,亲信幕僚策马跟在车轿之后。

说来,自从陈新甲驻防天津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敢大摇大摆的出城巡阅。

对于蜂拥而至的各地文武官员,对他们的心思,于望心知肚明。

在天津卫地区,鞑子大军云集,犹如一把雪亮的屠刀悬在他们的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灭顶之灾,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尤其让人煎熬。

地方防区有责的小城池武将自然是要第一时间赶来拉交情,如果有个万一,那么他们希翼于望能在危急的时候,能看在“朝廷”的份上,出手拉他一把。

对于驻守天津的朝廷主力来说,这些文武大员还确实是真心高兴。

如今的于望名满天下,谁不想结交?

尤其是于望的“义气”之名,天下轰动。

别的不说,就说当初于望敢于孤军南下,奋力追赶卢督师的事迹就哄传天下。

因为在那样的困境下,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前景是死字当头!

当今的大明官军普遍是一个尿性,当友军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纷纷明哲保身,不动如山,见死不救,事后却没有丝毫愧疚之心。但是这种倒霉透顶的事换在自己身上,并且一战而溃后,反而会怪附近友军不与接济支援,心中深深怨恨。

当时于望的那种赴死的事行动事迹传开后,普天下的明军武将都认为于望是个傻子,人们或者结舌瞠目,或者摇头叹息,但是令他们咋舌的是,于望居然在十万清兵的围困中,又生生的杀出生天。

如此“讲义气”的虎贲友军到来,未来可见,他们那灰暗的人生前景是明亮、生气了不少,如此强援,岂有不好好巴结之理?

尤其是于望的兵马敢死战、敢卖命,那是出了名的了,如果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于望再有斩获,稍微慷慨一点,随便分给他们几十、上百颗军功首级,都会让他们享用不尽。

在这样新的形势中,陈新甲对于望的到来也是欣喜若狂。

因为早先他已经接到了另外的一个消息。

虽然周廷儒率领“二十万”朝廷大军用蜗牛般的速度在南下,但是他们到达了宝坻县城之后,就再也不敢前进。

他整天就在帐中跟自己的幕僚饮酒做乐,还天天发往京城捷报,用来迷惑崇祯帝。但是周廷儒和陈新甲同样的举动也是飞快的派出传令人马,命令于望率领部队向自己靠拢。

当时,陈新甲忧心苦涩,毕竟如今的周廷儒是“总督”天下兵马,这什么旗令王牌的等级都是高于自己,尤其是现在朝野都在疯传,在鞑子大军出关之后,这老周可能再度出任内阁首辅,···他还真担心于望跑到北方去。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望居然还是毫不犹豫的来天津了。这让陈新甲又是欣慰鼓舞又是解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