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日月> 第三三五章 群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三五章 群策(1 / 2)

看着高起潜控背弯腰的倒退出去,一脸的喜色,杨嗣昌很快就搞清楚了缘由。

原来高起潜这货一接到内阁转到的文书,在一狗头军师的献策下,效仿古时曹操的故智,就是杀伐果断,马上就找了一个替罪羊,说声“借人头一用”,连给申辩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斩了,并吩咐快马送人头到通州传看三军,以此安定军心。

然后他就跑到皇帝面前巴巴的哭诉,说什么自己被小人蒙蔽,罪不可赦,自请罪罚到凤阳看守皇家祖坟云云。

本来崇祯一肚子的火,看到高起潜“负荆请罪”,便是心有犹豫,后来却又接到了大捷的消息,龙心大悦之下,由此高起潜逃过一劫。

“奈何···,高起潜演的一手好戏,皇帝竟是轻轻放过了这惊天大事!”

杨嗣昌微微叹息,而薛国观一脸早知如此的表情。

看到高起潜的闹剧收场,杨嗣昌、薛国观人等不敢怠慢,赶紧伏地大呼:“赖圣上天威,三军用命,方有如此大捷,臣等谨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崇祯哈哈大笑,随即便是一阵心慌,因为如今的年头,明军动不动就大败,稀奇的是,在大败中还连连报捷,里面全是猫腻,就是他也是明白的紧了。

今天的他又是狂喜,又是惊疑,心中七上八下的,他既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却又怕再次被胆大包天的臣工蒙蔽了。

“赐座,众位爱卿认为通州捷文可是属实?”

看到诸人落座停当,崇祯迫不及待的的出口相询。

薛国观人等听到皇帝发问,自然是入定的入定,垂首帖耳的垂首帖耳,看着他们恭恭敬敬,却并无一人出声。

因为这个话茬不好接啊,虽然他们认定这个大捷或许是有,可是谁能打包票?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搞不好就是引火烧身呢。

看着一众泥菩萨,崇祯早就习惯,幸好今天他的心情不错,于是拿眼睛看往杨嗣昌。

杨嗣昌不敢怠慢,恭敬的起身道:“既然圣上钦赐勇冠三军的于望也参加了作战,里面的战情或许是属实,不过捷报方至,军功未验,微臣以为,还需仔细核验再做定议。”

“唔···坐着说话,杨爱卿实乃老成谋国之言。”崇祯点头不已。

对于这个大捷,先前王承恩也是如此说,这么看来,大捷肯定是有的,里面的猫腻大概也就是军功被夸大了几分而已。

听着杨嗣昌的话和先前对证,崇祯又是欢喜又是怜惜,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精力焦悴,不知道什么时候满头已经爬上了白发。

说来,崇祯和杨嗣昌二人可谓是君臣相知,他对杨嗣昌的眷顾始终如一,在崇祯一朝流水般交替的五十辅臣中堪称独一无二。

崇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每当他看对眼了一个人,那他就是真诚的,无条件信任那一个人,就目前来说,崇祯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杨嗣昌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其实早年,他同样也信任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卢象升。

奈何卢象升和杨嗣昌不能相比,一个是亲自伺候于大内皇帝身边,一个是出镇于地方,单单就“三人成虎”的流言中伤,卢象升就不能第一时间辩白,而崇祯性格偏偏急躁,急于求成,所以···,卢公最后的结局大概也就是天注定。

“想不到周廷儒居然有大才!”崇祯皇帝非常满意,在一片乌鸦报丧的声音中,这次通州官军异军突起,杀的鞑子落花流水,可谓狠狠的给自己解了大恨。

听到皇帝在夸周廷儒,杨嗣昌不动声色,而薛国观等人却是坐的不安稳了,仔细观察下,他们的面皮无不是在微微抽搐。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是张子房,可不是周廷儒之辈。”蔡国用微微出声,脸色有点发黑。

说来去前线督师和鞑子作战,这些内阁大员没有一人肯的,可是眼下周廷儒居然捞到到天大的功劳,顿时就有人眼红嫉妒了,对于抢功劳,这些人可是个中老手。

可是既然眼下功劳没有自己的份,那么进行人身攻击就是必然了。

“蔡爱卿!你在说什么?”

“圣上!杜度蠢材,他也不看看我大明军备,如此重兵囤积京师,早先多尔衮二十万大军也就罢了,他率区区万余兵马敢攻我京师门户,是自寻死路。”听到皇帝问话,蔡国用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说道。

他说的话看起来是赞叹大明军备森严,兵甲众多,其实不动声色中却是抹杀了一笔周廷儒的功劳。

于是在轻描淡写中,他又是叹气,“毕竟在满洲贼酋里,像杜度这样的蠢人还是少了!不然多来一二人,可不是斩草除根?!”

听着蔡国用夸夸其谈,薛国观人等齐齐点头,只有杨嗣昌脸有异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