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正月到二月,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开平卫城城外的大校场满是官兵的训练的口号声和火枪的轰鸣声。
虽然整个汉家军将校对于自己整编后的军队战力充满了自信,但是在这段休整和训练期间,中低层军官人人却是不敢怠慢,比往常的太平日子更是提起了三分精神来操练部曲。
至于往常常有的休假统统取消,六千大军冒着严寒,都在抓紧时间,日夜磨合军队的战力。
这六千新整编的大军,人人都知道了大将军还要再次率军出征消息。很多新编正式入伍的新兵不免心情是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过这些新兵在军伍中看多了长官们那牛逼哄哄的样子,他们多少安心了一些。特别此次军伍中有着众多的老兵,他们对此次入关的鞑子更是不屑一顾,一说起杀鞑子,他们总是斜着眼睛,口沫横飞,声称杀鞑子如杀鸡耳,在他们的带动下,新兵忐忑的情绪平息后,转而便是对战斗军功的渴望。
毕竟这次大军重组,大规模升迁的榜样就在眼前,无数的老兵升职,一眨眼从一大头兵变成了威风凛凛的长官,战死战伤的风险当然是有,但是只要命大不死,那么看得见的收获更为巨大。
何况就算是战死了,有了大将军这样优厚的身后祭祀和家属的抚恤制度,那么···这都是值得的。
不论什么世道,俗人总是在名利场里迷了眼。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当真是一针见血: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就连发达的后世,也有顺口溜:世人多说当官好,无非权力忘不了。若非权力为私用,权力有啥忘不了?
这是人性的黑暗,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动力和野心,也正是人们心底的这种种欲望,才能推动人类的种种发展。
就算是在汉家军中,人们的野心也不可避免存在,尤其是于望的赏罚分明的制度下,种种情况都在刺激着那些新兵建功立业的野心。
更何况,柿子挑软的捏,话拿好听的说,大将军总是用“封侯但在马上取”这句名言来激励官兵?
在这个时节,大明北地天气仍是酷冷。
呼啸的寒风总是劈面盖面的卷来,毫不留情的带走人的体温,让人感到冰冷刺骨,而开平城外各种在大开发过程中挖掘的灌溉沟渠里更是结了厚厚的坚冰。
此时在开平大校场,六千大军经过一个时辰的战技练兵后,又转为静静列阵。
列阵是汉家军的重中之重,不论从培养士兵们纪律上的效率,还是从实战上来说,都有受之不尽的好处。
比如,现在六千大军进行的就是一个时辰的惯例立正。
虽然天气酷寒,但是整个大校场上,排成一个大方阵的官兵皆是一动不动。触目所及,很多人的手、脸被冻得发紫,不过这些官兵脸色平静如水,个个或者是手持长枪或者是火枪,他们都在默默的挺胸肃立。
长时间的立正,其实是个颇为枯燥和辛苦的行动,尤其是在这种见鬼的天气。
大军里,所有的军官阶层自然是不用说,他们个个挺立在自己的战队之前,作为表率,人人昂首挺胸,站得笔直。他们身上还尽披着沉重的盔甲。
大部分新兵更是不敢怠慢,在这种严肃而沉默的气氛刺激下同样像个钉子般的钉在原地。
说起立正,其实也是里面新兵在训练营时每日苦练的基本功,现在的立正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平时吃饭喝水那么自然和容易。
一时间,整个校场肃静下来,数千人一声不响的在大校场上集体站桩。天地间只闻寒风吹动各人军服及场边军旗飘卷的声音。
这种森严的阵势,看得不远处的蓟州各地武将等人脸色只发白。
自从听闻于望这次出征全身而归师的消息后,一群苍蝇便是闻风而动,蜂拥而至开平,为了钻营关系,甚至他们连过年都没有回去。
然而,他们得到的待遇其实是颇为凄惨的,因为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到处打点,不吝老本,然而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于望本人的金面,哪怕是一次。
很快的,这群苍蝇如今在开平卫城闻名遐迩,老百姓都是笑称为:“不是冤家不聚头,好大一群冤大头”。
一般来说,于望平时为人处世都是谦恭小心,少有给人吃闭门羹的时候。
然而,这次,于望决定不妨学学如今各地明军军头的作为。
这种表现用飞扬跋扈就足以形容,不过这样做反而会更让朝廷更加放心和优容,因为这样的人难能邀买士人、百姓之心,于望此举更是绝了“招揽人心,私蓄部曲”的攻讦。
如今在大明,“贼将军”左良玉就是著名的例子。而那些谦虚、谨慎的武将,反而更让朝廷中治国无能,怀疑有术的衮衮诸公疑心他们有霍光、王莽之嫌,这些武将的下场通常都不太好。
这就是典型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在自己没有根基的时候,于望是诚惶诚恐,一心蛰伏。如今自己名满天下,不论如何也韬光养晦不成了,于是他便决定表现的狂傲粗鲁一点。
况且,于望也有自己的心思,对于这些朝廷地方腐朽到根的地方镇守武将,怀之以德还不若畏之以威,先给这群苍蝇一顿杀威棒,以后接受整理地盘想必也就容易多了。
如此一来,这群苍蝇既然见不到于望的金面,转而其次,在听闻将军大人在练兵的时候,自然他们也是表现的“踊跃无比”,力图自己能给参将大人一个好印象。
如此的酷寒天气,这群苍蝇居然也能咬牙每天坚持到校场报道,这消息传了出去,让在开平休整的杨国柱和虎大威听说后,也是不时感慨:如果国朝武将平时报效国家都有这种“大无畏”的“吃苦”精神,这大明朝的战事又何至糜烂于此?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