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清兵如此重兵进击,人数少的明军反而迎头反攻,这一幕清晰的落入到了离着前线不远的杜度眼中,一股难以置信和巨大的耻辱感狂涌上他的心头。
因为目前的一幕他实在太熟悉了,在往常的时候,更多的是清兵以人数稀少的一方猛攻明军那密密麻麻的步军方阵,如今这个天反而倒个个儿过来了。
以往清兵屡屡能以少博多,取得胜利,一个原因是本身明军不堪战,另一个却是清兵打心眼里对明军战力的嗤之以鼻。
以今天明军那坚定的虎虎的进攻步伐看来,这些明狗可还有把我大清勇士放在眼里?我大清的尊严何在?他们那里来的勇气?
“啊!!!···是可忍,孰不可忍!···杀!···杀光这些该死的明狗!”杜度眼里暴虐之气狂涌,猛然咆哮起来。
战场上,双方战士很快就冲到白刃厮杀的距离,顿时整个战场上是呼喊声大作,鼓声双方擂的惊天动地,各方军官竭力呼喊的命令不绝于耳。
至于徐大可命令步军进击,却还是有另外一方考量。
就汉家军的人数而言,虽然少,但是据守的面积也不大,他的受命不过是堵死身后的缺口而已,他要做的,就是像颗钉子一样,牢牢的据守这方寸之地。
然而,军阵厮杀,最忌讳的就是没有缓冲余地,要是人员都挤在一堆,不说运兵困难,就是某些具体的战术也是没有施展的空间。
之所以明军还要前进,一个是鼓舞士气,另一个却是占取作战空间。
徐大可所部率领的官兵采用的是汉家军的拳头军阵战术--偃月阵。
前面几排的长枪兵次序列阵,伍长士官居中组织,森森长矛只是向前密密挺斜,如墙而进。
侧翼却是以甲长及队正分居于队列左右,用最强悍的军官,亲自护卫两翼。
中部跟进的却是长枪生力军和层层火枪兵。
徐大可本人作为一哨之最高指挥官,却不用亲自上阵,他居于后阵一高处,身后黑披风迎着寒风烈烈飘卷,他紧握着本人用以搏出前程的破甲长锥枪,在他的身旁,重重护卫持着刀盾而立。
随着步军鼓点的紧密敲击起来,徐大可目睹自己帐下的战兵一甲甲,一队队的开拔上去,蓦然,全体战兵在大战开启之前,就是齐声大喝三声:
“虎!虎!虎!”
汉家军的战术,大体如戚家军一个模子铸出来:“···第一层战酣,擂鼓,少缓,又擂鼓,第二层急急冲过前层接战,前层少整队伍鼓又少缓,又擂鼓,第一层又冲过第二层之前接战,原二层少整队···”
作战时,战兵如此一层一波的接替,让长枪兵有个喘息休整的时机,也能使更多的战兵能保持充沛的体力。
于望刚刚到达这个时代之时,由于有过和白莲教妖人单打独斗的经验,那个时候,他虽然只是一对一的厮杀,然而最终获胜后,却是发现自己气喘如牛,体力消耗极大。
平时看着自己身子再如何强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也是堪堪能全力争斗坚持个十来分钟。如果真在战场上,双方士兵如潮不断的厮杀下,哪怕汉家军战士平时的战技训练再精良,若体力不支,一身武技便难以发挥。
戚继光却是不愧为大明的军神,在堂堂军阵上,却早已经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
而且,于望的军队和戚继光有所同,又有所不同。
戚家军的军伍真正到了白刃厮杀的时候,全然是靠士兵平时的底子在撑着。但是,在汉家军里,却还有火枪兵的火力支援。
在整个汉家军火枪兵里,以定装纸笥弹药的便利,平时刻苦的训练,只需要短暂时间,这些据于中阵的火枪兵就能装填好自己的纸笥弹药,同时在长官命令的配合下,他们不断打出的排枪能有力配合同袍枪兵的作战。
而且这些火枪兵在战时体力消耗甚小,他们要做的不过是勾动手中的扳机而已。而且这些火枪兵不仅术有专攻,就是平时其他战技的操练也是没有懈怠,关键时刻,他们完全可以抽出战刀,操起长矛,以冷兵器和同袍并肩作战。
杀!
眨眼间,双方各自出击的兵马已经迎头撞在一起。
这个时候,冷兵器那血淋漓的残酷性也充分暴露的无疑。
震天的“杀”声中,汉家军最前排的战兵们红着眼睛,微侧着身子,身子微蹲马步,在士官的呼令下,前排数十根长枪用力突刺而出。
随着森森长矛阵如毒蛇吐信,刺中清兵,而后鞑子的惨叫声成片响起。
如今两军对垒,清兵不是没有虎枪兵也是奋力刺来,但是汉家军的战兵们对清兵们的这些攻击并不躲闪。
长枪兵们平时的训练,比得就是谁的眼力好,谁的刺杀动作快。戚继光一直强调,堂堂大军作战时,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万军如一人,如此便可天下无敌。
既然,在汉家军的军纪里,严忌士兵在在对方武器的攻击中躲闪,以此便破坏了整个作战队形,那么在这样残酷的生存条件中,他们只能做的是在敌人击中自己之前先刺死对方。
所以,真正在沙场上搏杀,讲究的便是稳、准、狠,讲究的是简单凌厉,讲究的是谁慢谁先死。
汉家许多在江湖上混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尽管平时他们可以笑傲江湖,比如如今贵为训练营教官的张仲,如果把早年的他放到如今的战场上,他尽管有着一身傲人的武艺,但是生存时间保证撑不过十分钟。
论眼疾手快,一直在新兵营刻苦训练出师的长枪兵们,很多人在二十步外冲刺就可以眨眼刺中木人靶上的目,喉咙,心口等要害两个以上的位置。
如此一来,汉家军军中便分出了各等技艺标准,比如名头已经通达到多尔衮耳朵里的黑披风就是如此来的。
对于面前那些鞑子同样的长矛兵,他们卖弄着各自的身手,他们或是矫健的跳跃而来,或是矮身冲来,或是闪步而来。汉家军的长枪兵理也不理,他们眼力极好,士官一声呼喝之下,手中出击的长枪快如闪电,他们看牢清军们的破绽,举枪就刺。
在兵器中,一寸长一寸强,长枪优势比起短斧、朴刀就好在这里,在人人手持五尺长枪的刺杀下,首批接战的清兵根本就不能近身,他们各自还在嚎叫着恐吓明军,或卖弄着身手,他们手中的长矛还没有刺中对面的明军。对面的几根长枪己是带着凌厉的破空呜咽声直刺入他们的心口,或是眼睛、咽喉等要害部位。
如此近的近身搏杀,明军的长枪兵们手中刺出的锐利长枪简直是无坚不摧,清兵人潮里顿时就是一片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起。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