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日月> 第二五五章 救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五五章 救济(1 / 2)

时间已经进入农历十二月,大明北地更是北风呼啸,冰寒刺骨,保定城里,人只要一走到屋外,便是跺着冻脚,哈着白气,嘴里哆嗦着骂娘。

如此酷寒之下,外出行人哪怕各人头脸都是包得严严实实,照旧冻得直打颤。在城外的原野上,无遮无挡,北风更是肆无忌惮,阵阵如狼嚎般的寒风呼啸声日夜呜咽。

保定城以北,原野上,正驻扎着一片阔达一里的官军营地。如此恶劣的天气里,营地内外照旧戒备森严,一队队的官军或是外出巡逻,或是静立站岗,或是大部拉出去操练,一切行动井然有序。

在军营的南方,一个特别设置的救赈地带,正是人山人海,密密集集的难民正在官军的约束下,排着队伍,拿着破碗,闻着前面官军一字排开的几十口大锅飘出的米粥香味,人人腹响如雷。

其中另一个方向,一道特别开放的通道里,正有着上千保定地方官军兵卒在领取粮米,他们正兴高采烈的将一袋袋粮米扛回去。

这些衣着破烂的保定官军一边或是喜笑颜开,或是死命抱着粮食落泪,然而有约一同的是,每当他们打量附近整齐列队的友军时,莫不是敬畏无比。

这股远来的官军正是汉家军。

汉家军战兵他们个个营养良好,精神饱满,每个人都身披结实的甲胄,衣领袖口还有鲜红的翻羊毛毡衣露出来。在这寒冬天气,汉家军战士身里的那身毡衣不仅隔离了铁甲的寒气,又保暖又精神,与前来分发粮食的,衣甲破烂的,脸有菜色的,精神萎靡的保定官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对比这些地方官兵人人恨不得把自己包裹成一个粽子一样,连着脑袋也被破烂的布条裹着只露出双眼,汉家军战士却是衣着整齐,那一张张坚毅的脸孔就曝露在刮骨寒风中。

然而再仔细打量这些官兵的脸面,在如此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的条件下,这些官兵脸上却少有被刮出裂口的,甚至还隐约能看到一点油光。

这也得益于上次的安肃大捷,鞑子和蒙古兵一战而溃的情况下,官军缴获无数。期间不仅解救了他们后续押送在途的八千百姓,还缴获银两珠宝折合约二十几万两,粮食十几万石,更让官兵欢喜的是,战利品里居然还有很多的旱獭油。

旱獭油,身处北地边陲的汉家军,对此一点都不陌生。

在关外大草原上,旱獭几乎全身是“宝”,不仅肉的味道极为美味,皮毛经过加工后可制成高级裘皮制品,熬出的旱獭油可作药用,也可作生活用。

比如,游牧的蒙古人经过夏秋的雨季,其马笼头、马缰绳、马嚼子和马绊子,被雨水一遍遍地淋湿泡软,都会严重脱硝,又被太阳一遍遍地晒干、晒硬、晒裂,皮马具的牢度大大降低。

然而,这些皮具,物具,抹上獭油的皮活,顿时变得漂亮柔韧起来。如果在雨季常常给皮马具上獭油,就不容易脱硝,延长使用寿命。

最奇特的是,每年冬季里蒙古草原奇寒,什么羊油、黄油都会凝固,而唯独旱獭这种动物油始终保持液态。(即便在零下30℃的隆冬,也能把稠黏的旱獭油从瓶子里倒出来。)

最最重要的是,獭油不仅能治烫伤,还有其他重要功效,是蒙古人的宝贝,家家必备。在数九寒天的白毛风里,只要在脸上抹上一层獭油,鼻子就不会冻掉,脸面也不会冻成死白肉。

历来,朝廷和关外互市,旱獭油也是交易重点,其价格昂贵到了论两卖的程度,是实实在在的液体黄金。很多蒙古人一个秋季打上百只旱獭就可收入不菲,和大明王朝互市后,换回了比如砖茶、铁锅、粮食、布匹等日用品,比放羊一年的收获还要多。

然而,这次对阵的这股几千蒙古人随军携带的宝贝都白白便宜了汉家军。

换在任何一个朝廷大将手里,如果缴获了如此数量巨大的旱獭油,可不就是亮瞎人狗/眼的金山银山?他必然是欣喜若狂,视其为命根子,派了亲兵日夜守护,谁也触碰不得。

然而,在于望眼里,这算个屁?他直接大手一挥,层层分发了下去,于是乎,所有的汉家军战兵每人都分到了一小瓶,于是乎,官兵人人那些裸露在外的肌肤,都是涂上了一层薄薄的油脂,防止被风吹裂。

今天主持发放友军粮食的汉家军主将是梅仁信,他奉了将军大人之令,一定要把秩序和交接工作做好,严防出现人群哄抢和混乱的情况出现。

梅仁信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身着铁甲,身后系着一席黑披风,站在寒风中任凭吹拂,只是呼着浓浓的白气,不时嘴里不断发出指令,而他身边的传令兵一口一个长官,一声一个立正,让他煞是威风凛凛。

他身边还站了几个保定城里的高级营兵将官,为首的是一个游击,然而他在梅仁信面前时是一脸的艳羡和敬畏。

原因无他,如今安肃大捷轰动天下,汉家军骁勇美名天下无双,再在自己今天拜访了友军军营后,他见到那如虎似狼、杀气腾腾的官兵后,是个将校都要自惭形秽,是个带兵的,都恨不得把这些官军揽为己有。

在丘八行里,一向是靠实力说话,谁的拳头硬,谁说话的声音就大。尤其自己暗暗比较后,发觉自己带的“乞丐兵”、“大爷兵”十个也不一定能打过友军一个,更是气沮。

如此,饶是他的品阶比梅仁信要高,还是小心的执平辈之礼,因为友军凶猛,摆明了不好惹啊。

此时这友军营盘外,遍地都是欢声如雷,这个游击带来的低层负责粮草搬运的将校,领着自己营中的官兵,兴高采烈地把一袋袋的粮食扛上了牛车。

梅仁信负责军中粮草物资调配,他指挥部下战兵们,源源不断在大营里拉出粮草。这些汉家军官兵看着衣衫褴褛的友军那感激涕零的样子,那欢呼的样子,他们眼中充满了怜悯。

看着络绎不绝,骨瘦如柴的搬粮将士,他们脸上那种喜极而泣的神情,这个游击叹道:“惭愧,跟随本将这么久,儿郎们今日才得以饱餐一顿的希望。末将谢过于望将军的大恩大德!”

梅仁信道:“将军不必客气,友军彼此守望,自该如此,这些粮草,将军下令救济,也是题中之意!只是···,这些粮食你们搬回城里后,便分下去,定要公平分派,不要短了各困苦将士的口粮。”

“哥哥这说的是哪里的话!这些救命的粮食,小弟如果还想吞没,这还是人吗!小弟对天发誓,如果···,天刹五雷轰!生孩子没有断子绝孙!···死后不得入祖坟!”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游击大人的称谓悄悄改变了,不仅亲热的和梅仁信称兄道弟,在听到梅仁信的叮嘱后,更是一脸的吹胡子瞪眼,似乎对于老梅的担忧极为愤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