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声中,万余清兵蜂拥而来,随着阵势的展开,还有四面合围之势。其中尤其让明军警戒的是,清军大部骑兵远远的游离在清军步兵集群之外,离着己方还远,清骑们眼下只是控马缓行,并不冲锋。
清军终于出动,让整个明军将士们都精神一震,大战前等待的滋味是极不好受的。随着清军的展开攻势,明军也在各级军令下迅速的摆出了一个大方阵。
大方阵的外围是战车加上炮车作为第一道屏障,在每个方向上都布置了七八门弗朗机火炮和十几门虎蹲炮。在这些战车上,每辆战车正面的辕条上,还密集的插满了粗厚的硬木盾牌,盾牌的整体上又凿出了射击口,盾牌向外一面,还绘有惊吓战马的猛兽样貌。
这是国朝标准的野战车阵,于望的几千人马,就在车阵的第一道圈子里面。理论上,有着车阵的遮护,明军在野战时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向外射击,最大地发挥自己火器的威力,减少军士们的伤亡。
然而,于望的车阵和其他明军的车阵有所同,又有所不同。相比其他明军把车阵连接的密不透风,唯恐这个乌龟壳漏风,唯恐这个堡垒有苍蝇可以飞过的缝隙,都是彼此拼命的挤了又挤,直到明军自己都挤的迈不动步子才算罢休。
于望的车阵每一面都有以火炮支撑的火力点,以这些火力点为中心,稀稀疏疏的又排列了一些战车在拱卫,更多开阔地带负责防护的是几排全身沉重盔甲的长枪大盾兵。
至于为什么眼下把所有火炮都拉到了第一线,而不是像林杰早先所说的,把炮兵阵地置于后方,其中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时代的炮弹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实心弹,这种炮弹内部没有火药,由铁或者铅铸造而成,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其射程远,势能大,对于杀散敌军密集阵型也可谓是大杀器。
第二种是霰弹,这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斤铅铁小丸构成,也有装填碎石的,射击时一打一大片,以杀伤人员为主,但是霰弹有弱点,就是射程近,有效杀伤范围以出了炮口扇形展开。
如此,如果火炮真到了该打散弹的时候,置于后阵,一开炮,首先杀伤的就是己军。
火炮打击有如此散弹利器,于望当然不会自断一臂,火炮推到一线作战也就成为必然。其实这个时代,明军车营已经有着普遍成熟的作战方法,奈何官军历来是军不成军,不堪一击而已。
所以,什么样的阵型看谁来用,早年戚爷爷的车营威风赫赫,杀的北虏十几年不敢南顾,如今汉家军重操旧业,自信也不会堕了前辈威风。
如此,在外围的一圈防御外,整个中军里还有余下的几十辆辎重车,这些辎重上载的都是火药炮弹,箭矢等。这些辎重车就沿着中军四边,再布了一个内圈地。
这个内圈里,则是把明军的望杆车,元戎车,中军旗手,鼓手,护卫,骑兵等诸多后备力量包含在内。
整个明军大阵很快结成,只见一层层,一列列的,主次有序,前后呼应,戒备森严。
而清兵合围的步伐也在加快。
都说防守是要滴水不漏,面面兼顾,而攻击则可以是囤积重兵,自由往来,选在任意一点去突破。
所以论行军打仗,谁也不愿意光挨打而不能还手的。
虽然目前清军气势汹汹,看着四面要合围,似乎人数又是多了几倍,明军又处在防守的劣势,然而,在于望看来,己方不仅有车阵火炮助阵,而且全军将士那勇猛敢战的强悍战力是清军做梦也想不到的,···对于望来说,这是一场实力相当,势均力敌的战事,如能先挺住防守,重挫敌军,随后能大规模的反攻。那么今日一战,自己这只军队的战力,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兵先锋已经是离着明军大阵越来越近,在第一拨打头阵的清兵们,个个更是怪叫着狼嚎不止。
两军相隔半里地的时候,清军终于停了下来,期间号角吹鸣,传令兵来回纵马不断,如此近的距离,在明军的四面八方,一眼望去,似乎黑压压的到处是鞑子兵,一股大战前的宁静在酝酿着,大战一触即发。
这么近的距离,双方的情况彼此都是看得清清楚楚,在清兵大阵里,一杆最大的织龙大纛下,和硕肃亲王豪格身披鎏金豪华盔甲,正威风凛凛地骑坐在一匹战马上,其身边是密密麻麻的巴牙喇亲兵护卫。
看清楚对面明军的布局后,豪格不可克制地爆出大笑:“一直耳闻这支明军的不知死活,如此生死关头,他们竟还如此的愚蠢?”
豪格看得很清楚,明军本来兵力就弱于己方,四千多的人马眼下竟然平均摊薄在各个方向,如此一来,明军看着似乎处处防守,其实处处薄弱。
虽然明军看着每个防线都有一些火炮,但是那又如何?看看吧,这股明军连传统的车阵都摆不好,到处是露出大段大段的空隙,这大段的空隙居然就派了六七排枪盾兵就那么堵上了。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