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日月> 第一二八章 弃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八章 弃卒(1 / 2)

阿克敦率领本部清兵攻击的正是于望本部,先前他嘲笑明军作战,来来回回就是老一套,如今他自己也好不了哪里去,照旧是清兵惯例的作战阵型。

只见清兵重甲死兵在前,前列战兵纷纷操持大盾狂叫着冲锋,后面紧跟轻甲锐兵和弓箭手,再后面就是辅军、跟役,而阿克敦本人则率领了一百多骑兵从侧面进击。

清兵进攻气势威猛,同时战场上胡语大作,料得他们大都喊的是:“杀光汉人”之类的话。

此次于望北上,汉家军将士又装备了弓箭。自从于望交代刘公子研究投石机和滑轮组合复合弓后,眼下这复合弓的工艺终于研制了出来。

这种复合弓两梢都安装了偏心铁轮,这种弓箭制作出来后,确实是省力了,不过省的不是开弓时的力度,而是拉圆弓后保持静止的驻力。

也就是说,一个60磅的复合弓,战兵还得要花60磅的力气去拉开弓弦,但是比起普通弓箭的好处也显现出来了。普通弓箭如果拉圆了,要想开满弓,并保持最大拉距,是相当困难的,必须尽快撒放,不然手臂就要颤动,为了准确瞄准射击,士兵得花很大的力气去保持弓箭的引箭不发。

有了滑轮则不然,经过马头营军器局的测试,新开发出来的弓,驻力省力比达到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一张60磅的弓,战兵还是要用60磅的力把它拉开,但是如果保持在驻停点,只需要30磅的力就能维持拉开的状态。而相对来说,后世的滑轮弓普遍达到百分之八十的省力比,这个又不是眼前的马头营军器局所能办到的。

所以,于望早先认为滑轮省力是省在开弓力度上,这是大错特错,真是教训啊,万事不能想当然。

但这滑轮弓除了上面的好处,还有一大收获,由于滑轮本身的机械作用,60磅的弓其实弓片的静止应力远不止60磅,这也是为什么同磅数的复合弓威力比反曲弓大,也就是说虽然用的是60磅的弓,但是其威力却是等同于七十、八十磅的弓。

对于这种新式弓箭,于望很满意,在他的心里,汉家军里的弓箭应该是讲究齐射,讲究打击覆盖,如此就弥补了弓箭手的准头问题。如果汉家军用的是普通的反曲弓,那么战兵拉圆弓箭后,人人臂力不同,不能同步保持张力,那么整齐的齐射就很难办到,也就丧失了集体打击的威力。

眼下就是这新式弓箭初次面世的时候。

清兵狂吼着冲进了一百步的距离。

今天于望率领的是梅仁信部新组建的人马,中军里,只见梅仁信出列,大声喊了一个字“风!”。虽然他只喊一个字,但他狂野的声音压过了对面清兵进攻的嘈杂声。

随即中军里擂起了军鼓,鼓点缓慢,一顿一击,就像敲在人心里,叫人不由得振奋起来。

“风!”梅仁信又是大喊。

“风!······”整个汉家军战兵高声呼应,齐齐怒吼。

“大风!”

“大风!······”

“风!”“风!”“风!”

“大风!”“大风!”“大风!”······

渐渐的,“风!”“大风!”的呼啸声越来越大,在这铺天盖地的呼啸声里,仿佛真的刮起了大风,既烈且狂,有着摧垮一切的力量。

古时汉家秦国箭阵威震天下,军阵对射,往往借助风力,顺风者箭程加倍,因此开始喊大风,多为祈求顺风之意,不过发展到后来,成为了秦国威风无敌的口号。

每当秦国战前喊起“大风”这振奋人心的口号,往往令对手恐惧崩溃。此时,于望不过是效法古人,意图恢复汉家先秦荣光。

“大风”过后,就是战斗。梅仁信目测了一下清兵距离,吼叫道:“弓箭手预备!标定六节!”

“标定六节!”

“标定六节!”······

汉家军各级军官层层喝令,就见军列里密密麻麻的战兵都拉圆了大弓,纷纷把自己手中的利箭对准了天空同一角度。

清兵狂叫着,冲进了八十步距离。

“放箭!”

“放箭!!”

“放箭!!!”

“嗡嗡嗡·····”一片密集又连绵不断的弓弦声悠然在汉家军阵列里响起,猛的在汉家军军列上空突然出现了一小片乌云,随着这乌云的升空,直直的在半空扑向冲阵中的清兵。

“三轮速射!放箭!”梅仁信怒吼。

“三轮速射,放!放!放!!”他的命令立刻被传达了下去,各级军官紧张的喝令。而那些侧耳倾听军令的战兵纷纷赤红着眼,整齐的上弦、开弓、射箭,每次放箭必然次第齐声大吼:

“风!”

“大风!”。

“忽!忽!······”的声中,一蓬接一蓬的乌云从汉家军军列里升起,蔚为壮观。短短时间内,操持大弓的汉家军战兵约有二百多,于望亲卫大队有两甲人马,悉数上阵齐射,加上开始第一轮的弓箭,前后射出了一千六百余只利箭。

对面清兵大阵里,谭泰正仔细观察战局,当看到八十步距离,明军就放箭,不禁愕然。论起大弓重箭,满清天下无双!饶是如此,每次战争里,清兵起码都要逼近明军到五十步的距离才射箭,那样才能保证有准头和杀伤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