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日月> 第一章 道士的法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道士的法事(1 / 2)

阵阵头痛欲裂,仿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无底深渊沉沦了一千年,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不时响起的铃铛声,其中更有令人听不清楚的含糊念经声,刘飞在一张破旧又而古色古香的木床上终于悠悠醒来。

刘飞费力的睁开眼睛,打量环境,首先入目的是在昏暗的房间靠墙壁里,那高高的香案供台。墙上面还挂了一幅模模糊糊的神像,香烟缭绕中,台前有一道士,更是步罡踏斗,按着某种特定步法的徐走,右手仗一桃木剑,左手持一铃铛,每走几步,口中念念有词,在某种有规律有意蕴的念经声中,手中铃铛更是恰到好处的不时响起。供台前的蒲团还虔诚的跪着三个妇女,这一切都充满了肃穆、神秘、威严、让人畏惧的宗教气息。

“我擦!”刘飞忍受着头痛,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情况?”

与此同时,阵阵思绪碎片纷沓而来。什么现在是崇祯六年冬,大明北直隶永平府,本人叫于旺,年十九,家有双亲,如此种种,混同着原来一个现代标准草根的记忆,如同漫天锋利的刀片在纷舞,横冲直撞的切割着他的大脑。此时他的脑海正犹如开了锅的沸水,混乱,暴烈,冲突,无序。

刘飞此时很虚弱,偏偏痛感神经发达无比,那太阳穴里的血脉每一次跳动都清晰无比。伴随着那阵阵袭来的欲裂头痛,还有全身无力,身体阵阵抽搐中,恶心欲呕,却无论如何一点东西都吐不出来。烦躁欲死的他恨不得现在就是世界末日,唯求一死。

可这毕竟是奢望,好像千百倍强化的痛感,还是不容情的一波波袭来。他咬牙死死的熬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啊”的呻吟出声。

房间里顿时鸡飞狗跳,那神像前跪着低声祈祷的三妇女,顿时如被猎狗追咬的兔子般的跳起来,碎步急急得小跑到床前,其中一年纪大的妇女更是老泪纵横,口口声声的喊:“我可怜的宝宝,娘的心肝心头肉,佛祖保佑,观音菩萨在上,你终于醒来了,痛煞娘心也!”

那正在做法事的道士,看到刘飞醒来,心头大喜!心道:“这年头,大明国运艰难,外有东虏兴兵作乱,北虏不时趁火打劫入关劫掠,内有农民流贼四起,国家赋税一年重过一年。天公又不作美,从万历爷在位的时候开始,大明就处处旱灾,无有宁日,连绵几十年都如此,老百姓苦熬着盼老天开眼,一直到现在都崇祯六年了,却还是没有一点起色。如今的大明,灾荒四起,赤地千里,流民遍地,想安稳吃口饭都难!这次法事成了!东家想必不会吝啬,如此一来,好歹最近一段时间不用为五脏庙祭品发愁了。“

说起这个道士,他原本是江西某处一小观的道人。虽然说江西号称是中国道教的起源地,而且当地百姓都是十分信奉。但是在这个天灾人祸,百姓颠沛流离的年景,日子混的也是有了上顿没下顿。

而这道士平时有什么生活来源?无非是平时老百姓的上香施舍,还有偶尔为乡里做点法事糊口。可是在这样的年景,普通的老百姓自己都整天饿着肚子,勒紧了裤腰带,鬻妻卖子,还有谁会去道观施舍呢?

而且,在宗教界混,也是要讲资历,讲名头的。不要以为出家人就是四根清净,百无俗事,所过的日子就像在世外桃源一般。那些名川大观,有道行深厚,德高望重的耆老级别的道士坐镇。平时自然有乡绅豪富官府大员的捧场和供奉。而且蛇鼠一窝,本身也霸占了不少田产,至于田产国家该征收的赋税,·····。呵呵,这出家方外之人交什么赋税?施主说笑了罢。如此一来,人家可是要名望有名望,要财粮有财粮,那日子过的是有滋有味,不论世事如何变迁,沧海如何桑田,我自岿然不动,该吃好就吃好,该睡好就睡好。

都在一条道上混的,看看人家日子过的,自己又是怎么过的。道士看着眼红,却又无可奈何。也亏道士所在这观主杀伐果断,眼看坐吃山空,这日子要把人活生生饿死,虽然说修道的终极目标就是升仙,脱离尘世轮回。但按观主的话说是:小道们修行还浅薄,少不得还要在红尘俗世中爬滚五十年坚持不动摇。所以,等死是万万不干的。

那么,接下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俗话说:猪八戒分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小观共小猫三只,观主把仅有的几斤杂粮拿出来一分,每人又分到了几个叮当响的劣质民间私铸铜板。然后就是分头游方去也。至于道观,谁留守的问题,也好解决,任谁自愿。但谁也不是傻子,一个个都口口声声的要去俗世传道济世,斩妖除魔。三只小猫个个大义凛然,沉重的叹息:贫道肩头责任如此之重,难道还要顾及道观这点俗世财产吗?

这道士的心声是:人在观在,人死观亡。人都要饿死了,守着道观有什么用?思想很朴素,但很真理,暗合:“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兵家要理。

道士虽说是游方世间,这是说起来好听的。更上路的说法应该是“逃荒”。是的,这年头,出家人都要逃荒,真是呜呼哀哉,欲言难尽。道士心里还有时不时的扪心自问:这还是人间道吗?

游方世间,也令这道士眼界大开。平时一些听闻,也就是听闻而已。但此次出游,确实让道士亲眼目睹了什么叫赤地千里,炊烟断绝,盗贼蜂起,饿殍遍地。也亏他的出家人身份,一路上虽然困苦不堪,但这个时候的民间,对于神灵还是比较虔诚,畏惧。骗饭途中,更是盗贼蜂起,他们打家劫舍,掳人子女,人命如草芥。好在盗贼对于打杀和尚道士还是不敢下手,怕遭到报应。如此,这肩膀上的大好六阳魁首是保住了,没人打他的性命主意,但是如果自己无能,要不到饭吃,生生饿死,那又是另外一说。

首先,他从江西漂泊到陕西。喔,道士听说现在流亡的流民有代号,漂泊到京师的流民简称是京漂,漂泊到陕西的简称为陕漂,他就是陕漂中的一员,天知道是哪个好事者给流民起外号做这始作俑者的好事。对这,道士一点不关心,他的本意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走到哪吃到哪。谁知道竟是走错了地方。为啥?因为当地老百姓比他老家江西还惨,早就活不下去了,在崇祯元年就揭竿而起,杀官造反。陕西大地上烽烟四起,流匪多如牛毛。各路流匪阿猫阿狗只要手上有几个人,就敢打出旗号,据说有名无名的,至少有十三家,七十二营。

至于各路流匪的名号,据道士听说过的就有: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哄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关巢、八大王、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张飞、诈手、刑红狼、闯塌天、马鹞子、南营八大王、哄世王、大将军、过天星(惠登相)、二将、哄天王、猛虎、独虎、老回回(马玉光)、高小溪、扫地王、曹操(罗汝才)、稻黍悍、逼上路、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张飞、石塌天、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鞋底光、瓦背儿、刘备、钻天鹞、上天龙,等等等等。至于道士没听说的,那就更多了。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