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元军攻破襄阳,大宋形势急转直下后,刘建民被迫组织军民四下抗元之际,刘家诸位兄弟们自然也就追随父亲一道从军了。多年转战之下,四位兄长血洒疆场,年纪最小的刘正华凭着一身超群的武艺,再加上兄长们的关护却是屡立战功而毫发无伤。
多年来都是在父兄的羽翼下拼杀,总想独自建功却没有机会,可是今天躲在宁德城外,眼睁睁的看着元军围攻宁德城之际,刘正华却无比想念将自己强行赶出宁德城的父亲和长兄。现在的他,终于真切的感受到了父亲和长兄对他的爱,可是他却可能再也无法当面向父亲和长兄表达自己的心意了。
宁德城被元军的党项骑兵四面合围,想冲进城内与父兄并肩做战是不可能了。虽然正处在青春莽撞的年纪,可是多年研读兵书战策,再加上随着父兄征战的亲身经历,刘正华对于战场形势和敌我双方的漏洞总是会一种天生的敏锐感觉。
与姐姐和大嫂分开后,带着亲卫换上了党项骑兵衣物后,刘正华已经绕着宁德城外的元军大营仔细盯了两天两夜了,他的目标是整个元军的粮草大营,这是他思来想去唯一有可能凭着十几个人偷袭得手的猎物。
在这两天里,虽然远远的就能依稀看到宁德城下的烽火,可是刘正华却表现出了远超青年人的耐心和稳重。带着十名亲卫夜行昼伏,细心探查,根据元军给城外骑兵送粮草的步卒行踪,总算是让他们摸清了元军粮草大营的准确位置。
天色已经渐暗,眼看着就要入夜了,刚给西城外的骑兵送完粮草的一队元兵步卒推着送粮的手推车,正轻松说笑着走向了元军大营。
“喂,给老子等一下,你们今天送的粮草可不怎么够用啊!”随着一声蛮横的大喝,一队骑着骏马的党项骑兵从他们身后轻快的追了上来。
因为党项人随元军攻略中原多年常年与汉军混编成军,这里又离大军驻扎的军寨不足一里地了,是以刘正华一口“熟练”的汉话并没有引起元军步卒的怀疑。一看到是十来个身穿皮袍骑着骏马的精锐党项骑兵,马上就笑脸相迎的问道:“这位大人,您是?”
送粮的汉军步卒刚开口想问一下对方来意,扮作党项骑兵十夫长的刘正华已经不耐烦的照着他头上兜头就是一鞭轻抽了下去,伴着汉军步卒的惨叫,刘正华一脸怒气的骂道:“你们他娘的是不是偷懒了,车上装的东西不够数。给我们西城送的粮草足足缺了近百人的份,我们千户大人让你们再赶紧的给老子们送一车粮草过来。”
眼见着面前的这位年轻的党项骑兵十夫长如此蛮横,早就习惯了被党项骑兵欺负的汉军步卒们反倒一点都没有生起疑心,即不敢反抗也就只能纷纷陪着笑脸讨饶起来,“这位大人莫恼,小的这就回营专门给西城的大人们挑一车上好的米面送过去,几位大人请回去稍候片刻。”
在一众汉军步卒的笑脸讨好下,刘正华不仅没有回转的意思,反而越发的蛮横起来,“照你小子这么一说,爷们这一趟就是白跑了,只当是给你们这些三等汉卒当跑腿传信的不成。不行,带老子们一道去,听闻粮草大营里犒军的好酒可不少,至少也得让爷几个弄上一袋解解馋再说。”一面说,一面和身边扮做党项骑兵的亲卫们拎着空空如也的牛皮酒袋哈哈大笑起来。
刘正华越是如此蛮横,一众汉军步卒们却更是一点疑心都生不出来。元军阵中的汉军步卒大都是从原金国故地里的汉民中挑选出来的,按照蒙古人的四等臣民分法,他们只能是位居第三等。虽说党项人在二等臣民中算是最没地位的,远比不上那些西域色目人受蒙古人重视,可是毕竟比起来他们还是高了一大截。
三等臣民见到二等臣民,除非有官职在身,否则一律都要敬呼大人,若是见到蒙古人,那就只能喊老爷了。
看着这些元军大营中的汉军步卒对于带他们一同回粮草大营有些犹豫不定,亲卫之中最为老成的刘满故意小声在这些汉军面前说道:“小子们,别看我们十夫长年轻,他可是我们拓拨千户的亲侄子,小心惹怒了他,你们可吃不消。”
听到这里,得知眼前这位年轻嚣张的十夫长竟然还是一位千户大人的亲侄子,一众三等汉卒们连一点脾气也没有了。再说了,带着自家军中骑兵到自家的大营中带些粮草,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营中管带也没胆子得罪一位党项千户大人啊。
既然如此,大家还是按着这位党项十夫长的话,带他们入营偷偷给他们弄点酒算了。反正这攻城也用不到他们骑兵,素来知道党项人爱酒的汉军步卒们就这样带着刘正华一行人,大摇大摆的从元军大寨的守卫面前径直回到了粮草大营。
一众汉卒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还在心里面愤愤不平的嘟囔着,不过是早几十年投靠了蒙古人吗?你们这些党项蛮子有本事到那些西域色目人面前耍横去呀,攻城的罪不用去受不说还非要弄酒喝。
唯独没人想过,这些穿着党项骑兵衣物的人,就一定在党项人吗?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