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瑞典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瑞典的芬兰总督伯爵在其任内,推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也兴建了许多城市。其措施常被认为有益于芬兰的开发。芬兰的第一所大学成立于图尔库。芬兰语的圣经全书出版了。
但重税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气候使这个时期的芬兰农民度过了一段黯淡的时光。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波兰和丹麦、大明作战,瑞典的政治体制也越加趋向君主。
大明一直认为瑞典为邪恶和反动集团,大明政府因此认为有朝一日,瑞典会联合以西欧列强们入侵本国。
瑞典方面,首先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提起了战争,芬兰人也想取得更多的卡累利阿领土,他们多次入侵大明北罗斯省边界。为了与前大明抗衡,瑞典始终在芬兰驻扎有重兵。
在西欧天主教十字军的支援下,瑞典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古斯塔夫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
瑞典的举动经常引起大明的警惕,当大明与瑞典举行秘密谈判时,大明就开始试探瑞典国王的真正企图。
在谈判中,大明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让瑞典从芬兰撤军。同时,大明希望获得在瑞典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但瑞典都给予了拒绝,所以历次秘密谈判都因瑞典拒绝大明的要求而未取得任何成果。
之后,大明着手开始建立西方战线,准备扩大疆域。
大明与瑞典战争发生在绵延近1500公里的大明与瑞典边界的瑞典一侧。这里的地形、交通、气候都不同于中欧平原,是一个易守、难攻,有利于瑞典军队轻装小部队作战,但是大明部队是百战精锐,他们从来不害怕任何地形的特殊战场。
瑞典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三分之一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大明与瑞典的战争正逢一年中昼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极大地限制了大明炮兵优势的发挥,战争开始时正赶上一场大雪,战区积雪深达1米,给大明军队的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却给擅长滑雪的瑞典军队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
双方边界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大明境内纵深地区道路网发达,有数条道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大明方一侧的卡累利阿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圣彼得堡
到摩尔曼斯克修有六条与边界平行的道路和三条通往边界的支线。战争中,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展开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的交通条件较好,有道路数条,可通向瑞典西北。因此,这里是双方主力作战的主战场。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城市,也是是过往大明与瑞典所辖芬兰地区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因此,在军事上受到双方重视。但古斯塔夫防线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大明军队进攻不可回避的巨大障碍。
古斯塔夫防线经过瑞典的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三百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二百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
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有一条绕过拉多加湖北岸通往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接近路,但其距离较远,且在赛马湖与拉多加湖之间有一段狭长的隘路,易被守方堵塞和截断。
边界中部是瑞典最狭窄的腰部地区,有三条通往波的尼亚湾要地奥卢港的接近路,沿此西进可对奥卢港形成外线包围之势。从索木斯萨耳米到奥卢港横宽只有120公里,一旦打通此线,可将瑞典的芬兰地区拦腰切成南北两段,从而将极大地影响整个战局。
最北的贝萨谋地区是常年覆盖冻土的台地。贝萨谋既是瑞典在巴伦支海的唯一良港,又是沟通前大明摩尔曼斯克港与瑞典北部重要铁矿产地的重要通道。
从拉多加湖东岸至巴伦支海的整个边界,全长约1100公里,80%是荒无人烟的森林,只有六条东西走向的公路,路面狭窄,路况不佳,且被湖泊森林隔绝。各条公路之间相隔达200公里之遥。公路两旁的林木既可伐倒充当路障,也可给瑞典军队滑雪分队袭击沿道路行进的行军纵队提供天然屏蔽。
在被皑皑白雪、莽莽森林覆盖的荒原上,大明军队的重炮将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因此,这里对大明军队而言是一个十分不利的战场。而在卡累利阿地峡,大明军队主力一越过边界,就被古斯塔夫防线阻挡,不得不进行一场困难的攻坚战。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