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香蕉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第十八章孔门之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孔门之忧(2 / 2)

宫女自有办法,她们发明了一种类似于现在军人使用的手势,通过拍身上的不同部位以及轻拍手掌就能把太后要便便的信息传递开来。

很快,张太后的便器就拿上来了。

人有高低之分,带着万物有了贵贱之别。便器同样如此。一般是木头做的,稍好的有锡做的,高档的还有银的。还有黄金的。最著名的当然是后蜀皇帝孟昶使用的多宝型便壶。上面用珍珠等七宝加以装饰,宋太祖赵匡胤兴兵灭了后蜀,把这个高级便壶给没收了。赵匡胤一看,奢侈这般,安得不亡?就把这个史上最著名的便壶给砸了。

张太后的便器不是珍宝的,但也造价不菲,用檀香木做就,天然带有一种香味。外面刻有活龙毕现的壁虎。壁虎有降妖辟邪的作用,还有必福的寓意。

张太后用这个拉完便便,就接给下人去处理,一般要用香木的细末盖到便便上,这样就不会有臭气出来了。

这是高干使用的,如果是宫女太监们怎么办?

他们则使用公共厕所啦。不过,这种公共厕所也是没有蹲坑的,臭物不在宫里留存,里面有便桶,宫女们上完厕所,就会用旁边的沙子把便便收集到大桶里,再用水把便盆冲洗干净,以留后来人使用。

这里面规矩很重要,如果有一个人用了不冲便盆,那这个味道就没办法闻啦。

那么,这些便便收集起来,送到哪里呢?

这个粪粪收集起来后,在每个月的初四,十四,二十四由安定门运走。

北京城门各走不同的东西,比如正阳门走龙车,德胜门走兵车,宣武门走囚车,阜成门走煤车;东直门走木车;西直门走水车;朝阳门走粮车;崇文门走酒车等等。这

因为运粪是个臭活,所以一般都由犯了错的太监来完成。

而据大明史料记载,运粪出宫时,会在宫里设一个类似跳蚤市场的集市,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易各种小物件。

大臣们上朝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上朝前能少喝水就少喝水,喝了水也找机会在上殿前排掉。高级点的官员还好说,他们所乘坐的轿子中是备有马桶的,来的路上就能解决掉,走路来上班的低级官员就苦了,紫禁城里也没给他们用的厕所,只能少喝水。

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上朝过程中不发生内急想上厕所的情况,因为明代上朝的时间很久,有的时候能从早上5点开到下午,如此长时间的开会,再怎么不喝水也很难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因为自己内急打断皇帝的讲话,那可是自寻死路。

所以,大臣都有一些秘密武器。嘴里含一块小木头,这种木头可不是手里的笏板,那也塞不进去,大约硬币那么大。这种木头也很难得,据说是金丝楠木上有一种鸟,喜金,遇到金就流口水,最坚硬的檀木上滴上这种鸟的口水,用火烧就成了此木。上朝前有的高级官员讲此木含在嘴里,就可以忍住上厕所之急。

除了这个还有含别的,有的官员干脆早上就不吃不喝。《明史》中记载,大臣们上朝之前,屎尿排尽,不饮不食,空腹上朝。

那这样早上开会饿的打摆子怎么办?所以有的大臣就在嘴里含一块人参来维持体力,所以古代这些大臣们上班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有人可能会问,那皇帝内急怎么办?

“有时早走,无事退朝”就可以了,如果有大臣急事禀报,单独留下,皇帝大可以先上个厕所解决了生理问题再来处理,而大臣也只能耐心等着。

嘉靖皇帝说:“这太不人道了,以后我们应该设立一排轿子,里面放上马桶。这就叫万宝阁。谁想上厕所就上,只要给我说声解手就行了。今天就让杨廷和票拟一番。”

等上朝时,嘉靖皇帝和群臣一聊,果然又是一片皇恩浩荡的阿谀声。嘉靖皇帝笑了,这点小事,几千年来都不解决。或者是曾经解决没有记载,相信元朝皇帝就解决过这个事情。因为元朝人来自塞外,他们可没有那么多规矩。再说,蒙古人酗酒,估计喝醉了,就随地大小便了。

在群臣兴奋之余,嘉靖对群臣说:“孔子的名号要改改了。朕惟孔子之道,王者之道也,德王者之德也,功王者之功也,事王者之事也,特其位非王者之位焉。”

毛澄上前说:“孔子昔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何其不幸身遭之哉?夫既以王者之名,横加于孔子,故使颜回、曾参,孔伋以子而并配于堂上,颜路、曾哲、孔鲤以父而从列于下,安有子坐堂上,而父从食于下乎,此所谓名不正者焉。”

群臣说:“是呀!孔子一身就当过一个鲁国的大司寇,搁在今天也就是一个州锦衣卫负责人,他有什么权力称王呀!当个老师就行了。”皇帝还给他封圣,真是太仁义了。

在谈到孔子庙的地位时,嘉靖皇帝认为:“建学所以明伦,明伦莫大于父子君臣,明父子之亲则天下知孝,明君臣之义则天下知忠。”。

嘉靖下决心更正孔子祀典,群臣纷纷拜服。不过,翰林们不同意了。翰林的背后是远在山东的孔家。为了说服礼部及翰林诸臣,嘉靖亲自撰写《正孔子祀典说》传示众人:“孔子当周家衰时,知其不能行王者之道,乃切切以王道望于鲁、卫二国,二国之君竟不能行孔子之道。孔子既逝,后世至唐玄宗乃荐谥曰:文宣,加以王号,至元又益谥为:大成”。“夫王者以有是德,宜居是位,尧、舜是也。无是德而居是位,皆乱世之君如桀、纣、幽、厉是也。若至后世之为君而居王者之位者,其德于孔子或二、三肖之,十、百肖之,未有能与之齐也。由是观之,王者之名,非所以重称孔子也,至于章服之加,因其位耳。

嘉靖皇帝的这篇长文,叙事有据,说理充分,加上皇帝的权威,打动了参加集议的诸位朝臣,使正孔子祀典得以按照他的意见改正。

同时,他下决心迁移孔门子弟到新征服的日本九州岛。

消息一出,天下震惊。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下载免费阅读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香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