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样,知青也是。
这批来的二十个知青,有几个话多的。
培训的时候就经常抱怨。
那些动员过来当老师的庄稼汉,听到也不好说什么。
但转头,就和相熟的邻里说了,随后八卦就这么诞生了。
秋收的时候,大家伙儿虽然都各忙的。
但那些和新来的知青在一个组里干活的,眼睛都时不时的往那些知青看去。
那些知青感觉到这些村民奇怪的视线,看回去时,人家就秒收回视线。
搞得那些自觉良好的知青,心里一阵窝火。
再加上农忙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这些学了几天就赶鸭子上架的知青们是有苦难言。
手脚起水泡又如何,破皮了又如何,去卫生室拿了药抹了,还得继续干活儿。
没人会来安慰你一句。
这些知青只能含泪忍着。
秋收一过,这些知青们才休息了几天。
一个个都浑身疼得厉害,躺床上就不想起来。
去年来的十个知青,经过春季农忙,秋收的时候情况要比新来的这些好许多。
秋收完,就是捡山货,这些知青都不情不愿的跟着上山去。
胡林等到没人上山去捡山货了,这才又去把陷阱布好。
每年十一月,都是做买卖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存野味过冬之际。
这段时间,李爱花大多都在处理野味,胡孝义就砍柴,给厨房、厕所屋顶换稻草。
年底结算完后,就都闲了下来。
胡林还在琢磨着是这几天去找胡家人说分家的事儿,还是明年开春去。
分家,胡春生是个雷。
他既不分家,也不离婚,简直麻烦死了。
还不好牛不喝水强摁头。
上次胡家人都那么逼迫他,他也没动过念头,而是委曲求全。
虽然她现在管家,但涉及到这种事,就是在踩胡孝义最后的底线上蹦迪。
惹毛了也不知道要搞出什么乱子来。
看那曹招娣跟他提了那么多次,他也还是坚持不离婚。
其实最好的是胡家提出来,这样胡孝义就不得不遵从。
可是又找不到机会。
还是等她再想想,怎么让胡春生开口吧。
如果实在是文的不行,就只能采取武力了。
把胡孝义捆起来,不让他出现在分家的过程中。
这样就不会妨碍到她的计划。
可之后也会有数不尽的麻烦。
要时不时的应付胡孝义的作妖。
正当胡林有些为难,思索的时候,就听到胡家来人说三房和五房的人回来了。
还有孙女婿也来了,让他们过去吃饭。
胡林有些疑惑。
才十二月,离除夕团圆还早着呢!
这时候让吃饭,庆祝孙女婿第一次登门吗?
胡林带着困惑,和李爱花、胡孝义一起去了胡家。
到胡家,见簸箕里又是鸡毛,又是鸭毛的。
还看到了两样绿叶菜的菜叶子。
心里暗想:胡家人对这个孙女婿还真是看重。
围着孙女婿转的一群人,看到大房一家过来,三房、四房和五房的人都跟他们打了招呼,客套了几句。
胡春生看着他们板着脸,点点头,曹招娣和二房两口子没个好脸色。
胡柱小两口,碍于父母的关系也没和大房亲近,就当是陌生人。
对于这许多不同的态度,李爱花和胡林倒是没多在意。
胡孝义却是觉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对他的态度都不太一样。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从没花心思深究过。
只想努力的融入他们,做这个家的一份子。
闲着没事儿,还挺冷,李爱花和胡林往厨房钻去。
高如琼看到她们来了,热情的招呼她们,孙芳芬则是送了她们一对白眼儿。
李爱花头一次感受到高如琼如此直白的热情,一时间还有些怔愣。
胡林动脑子一想,倒也明白了。
这里面少不了胡军掺和。
李爱花帮着做饭,没一会儿张慧把孩子给胡柱带着,也过来帮忙。
胡忠和胡杏儿帮忙洗菜和折菜。
几人齐心协力把午饭做出来,摆了两桌。
桌子不够,小辈们就站着吃,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三房和五房的人。
吃饭,吹牛皮,一切都挺正常的。
作为边缘人物的胡林和李爱花只想吃完饭就回去。
然而饭后,胡春生却宣布了一件事儿。
分家!
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
胡林听到,人一下子就精神了。
但这消息却把二房、四房,还有胡孝义惊得不轻。
因为他们从没想过,胡家有一天会分家。
胡春生的性子他们都是知道的。
可以说是,胡家只要有他在一日,就不会分家。
就算是强扭着瓜,他也不会撒手。
现在却从他嘴里说出了分家二字。
对他们来说,跟好好的看着喜剧片,却突然切换到惊悚片那样措不及防,被雷得不轻。
曹招娣也是不知道这事儿,但她最先反应过来。
香蕉小说网